塑钢门窗施工规范标准-武汉腹地门窗有限公司
Website Home
聚氯乙烯(PVC)门窗增强型钢ReinforcementsteelofrigidpolyvinylchloridewindowanddoorJG/T131-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(PVC)门窗增强型钢(以下简称增强型钢)的要求、实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包装、运输、贮存。本标准适用于一冷却加工成形的方式,用冷轧钢带在连续辊式冷弯剧组上加工生产的增强型钢;也适用于在此种工过程中增加有高频焊接工序的增强型钢。不适用于以拉拔、冲压、弯折方式生产的增强型钢。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,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。本标准出版时。所示版本均为有效。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,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适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GB/T716-1991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/T2518-198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/T11253-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QB/T3826-1999轻工业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实验(NSS)法QB/T3832-1999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3要求3.1材料与表面处理3.1.1增强型钢为开口型式时,应采用不低于GB/T11253规定中Q235钢带力学性能的材料轧制,内外表面进行冷镀锌处理或直接使用GB/T2518-1988中(100-PT-Z-L-B-厚度×宽度)的热镀锌钢带轧制。3.1.2增强型钢为闭口型式时,应使用不低于GB/T11253规定中Q235钢带材料轧制,内外表面应进行热镀锌处理。3.2外观3.2.1增强型钢要求内外表面平整,不允许裂缝、分层、搭焊缺陷存在,许可有深度不超过壁厚所允许负偏差范围的压痕、划痕以及辊印线、烧伤、打磨与清除毛刺的痕迹存在。3.2.2经高频焊接方法制造的闭口增强型钢,允许焊缝处壁厚增厚和内缝焊筋存在。3.2.3增强型钢两端其切口斜度应小于7°,外型平整、棱角清晰,不应有毛刺。3.3尺寸偏差3.3.1增强型钢材料厚度不应小于1.2mm,材料厚度公差应符合GB/T716中的规定。3.3.2增强型钢截面尺寸公差3.3.3增强型钢弯曲内角半径R≤1.4t(t表示壁厚),如图1所示。3.3.4增强型钢直线度为1.5mm/m,扭拧度不大于l°,角度偏差不应大于±1.5°。3.4耐蚀性耐蚀性应达到48h8级。4试验方法4.1外观在自然光线下,距试件400~500mm处,进行目测检查。4.2截面尺寸用精度0.02mm的卡尺在距离增强型钢两端面不应小于200mm处测量。4.3材料厚度用精度0.02mm的卡尺在距增强型钢端面不应小于10mm处测量。4.4直线度将增强型钢截取1m放在Ⅲ级平台上用塞尺进行测量,或用1m直尺靠在增强型钢上用塞尺测量间隙。4.5内角半径在距增强型钢端面处,用半径规分别测定其内角半径R。4.6角度偏差在距增强型钢端面200mm处,用万能角度尺测定增强型钢角度偏差。4.7扭拧度将增强型钢放在平台上,借自重使之达到稳定时,沿增强型钢的长度方向测量增强型钢底面与平台之间的最大距离N(如图2所示),从N值中扣除该处弯曲度后的数值即为扭拧度。图2扭拧度测试示意图扭拧度按型材外接圆直径分档,以型材每毫米宽度上允许扭拧的毫米数表示。公称长度小于等于6m的型材,其扭拧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。长度大于6m的型材,其扭拧度由供需双方商定。表1外接圆直径mm扭拧度(mm/mm宽)每米长度上总长度上不大于>12.5~400.0870.176>40~800.0520.123>80~2500.0260.079例:增强型钢外接圆直径为68mm,宽度为46mm,在1m长上测得该型钢N值为3mm。弯曲值为1mm,则扭拧值为1mm,型钢每毫米宽扭拧值为:2/46=0.043mm。查表1,型钢的允许扭拧值为0.052mm,即实际扭拧值小于允许最大扭拧值,为合格。同理,全长上扭拧度一样判定。4.8耐蚀性耐蚀性检验按QB/T3826中规定,评定按QB/T3832进行。5检验规则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。产品须经检验合格并附产品合格证后方能出厂。5.1出厂检验5.1.1出厂检验应在型式检验合格有效期内进行。5.1.2出厂检验按GB/T2828规定,抽样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为Ⅱ,合格质量水平AQL值按表2规定。表2出厂检验抽样表序号检验项目标准条款不合格类别AQL1外观3.2C102尺寸偏差3.3B6.55.2型式检验5.2.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,应进行型式检验:a)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验定型鉴定;b)正式生产后,当结构、材料、工艺有较大改变,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;c)正常生产时,每年检测一次;d)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;e)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;f)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合同规定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。5.2.2型式检验按GB/T2829规定,抽样采用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,判别水平为Ⅱ级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值及检验项目按表3规定。表3型式检验抽样表检验项目检验条款不合格类别RQLAeRe耐蚀性3.4B65126标志、包装、运输及贮存6.1标志6.1.1产品应有商标或厂名标志。6.1.2产品包装应标有产品名称,型号或标记,商标,等级,数量,质量,体积,出厂日期,厂名。6.2包装6.2.1增强型钢一般采用捆扎包装交货,每捆应由同一型号,规格的增强型钢组成。6.2.2增强型钢一端需放置整齐,用钢带,低碳钢丝或轧箍捆轧扎牢固,长度不大于7m扎3处。第一处距离齐端不大于lm。6.3运输产品在运输中避免冲击、挤压、雨淋、受潮。6.4贮存。6.4.1产品应贮存在无腐蚀性介质。空气流通,相对湿度小于85%的仓库中。6.4.2产品堆放时,堆码下面应有厚度不小于100mm的软木,间距不大于500mm,堆放高不得超过0.5m。1、根据房间和图纸的要求制作窗帘箱,如不用窗帘箱而直接安装窗帘杆的,在安装窗帘杆时,应注意窗框的开档距离及窗帘杆的粗细和长短。2、制作板式窗帘箱时,先制一个7字型的框架钉在顶上,两边用木工板封固。垂直的边框下口应用一根20*18mm的木条加固、钉牢,预防变形,如做清水的再封钉饰面板,做混水漆的就必须保证基层表面平整光洁。3、窗套用细木工板或密度板制作时,应先将基层板固定在窗框基层龙骨上,再钉线条,“之”字形钉,防止线条卷翘,夹角应密实平整,窗套的下口宜用大理石,以免因受潮变黑变形。4、门套宜用木料制成框架后,刨平、刨直,然后在装配成型安装在墙体上,在覆盖基层板和饰面板。1为了保证塑钢门窗安装施工的质量,特制订本规范。本规范适用于塑钢窗(含平开窗、推拉窗和组合窗),塑钢门(含平开门、推拉门)及门连窗的安装。2门窗安装的质量要求。2.1.1安装过程中所使用的门窗部件、配件、材料等在运输、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其损坏和变形。2.1.2门窗应放置清洁、平整的地方,且避免日晒雨淋。均应立放,倾斜角度不小于70°。2.1.3装卸门窗应轻拿轻放,不得撬、摔、砸,不得在框扇内插入抬扛起吊。2.1.4安装前,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检查门窗的数量、品种、规格和开启方向,门窗五金件、密封条、紧固件应齐全,不合格者应予以更换。2.2门窗安装2.2.1固定片安装位置应与预埋块相吻合,但不得将固定片装在中横框、中竖框、拼樘料位置,相邻固定片之间间距应不大于600mm。除固定片以外,还可用专用膨胀螺栓固定,其间距不大于600mm。专用膨胀螺栓的位置应与工程预埋块的位置相吻合。1、门窗部件、配件、材料等在运输、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其损坏和变形。2、门窗应放置清洁、平整的地方,且避免日晒雨淋。均应倾斜立放,角度不能小于70度。3、装卸门窗必须要轻拿轻放,不得撬、摔、砸,不得吊起。4、安装前,检查门窗的数量、品种、规格和开启方向,门窗五金件、密封条、紧固件应齐全,及时更换不合格的产品。5、固定片安装时,不得将固定片装在中竖框、中横框、拼樘料位置,相邻固定片之间间距要小于600mm。除固定片以外,还可用膨胀螺栓固定,其间距要小于600mm。6、外窗安装时要从高垂吊找出洞口中线,让窗框中线与之保持一致,同时按要求的标高将窗框放到位,窗的上下框四角及中间应用木楔作临时固定。然后调整窗框的水平度垂直度以及在洞口墙体厚度方向的位置。7、塑钢门窗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嵌缝处理,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保证美观。1、检查外观。和其他材质验收规范一致,塑钢门窗验收时第一步也是检查外观。由于塑钢门窗材质中一般都要加入碳酸钙,有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,获取额外收益,就会增加过量的碳酸钙,这样会导致门窗的表面粗糙、不光滑。验收时要特别留意门窗及周边的颜色是否均匀,表面是否光滑有色泽。另外还要检查,门窗表面是否存在划痕、破损等一系列表面问题。一般质量过关的塑钢门窗看起来就非常美观有韧性。2、检查安装质量。门窗关系到家人的安全问题,所以在塑钢门窗安装质量检查上要尤为注意。首先检查门窗安装的密封性,看门窗与各种材质之间是否存有过大的缝隙,如有则需要及时填补。其实检查门窗处的焊接是否牢固和平整,主要看是否存在裂缝,以及安装处是否存在翘边、变形以及弯曲等现象,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,可以借助直接进行测量。3、检查门窗配件质量。这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点,作为配件,它决定着门窗的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,所以验收时应该给予重视。质量上等的配件使用起来灵活,在表面上是光泽无污染的,也不会出现缺角和破损现象。4、检查使用效果。安装完毕之后,还要检查门窗使用效果,可以多次打开关闭,看安装是否稳固,会不会出现松动或者掉落的情况。另外还要注意门窗是否会影响到周围墙面或其他物品。如有存在就要及时返工,确保各方面都是合格的。